中医科是集医疗、保健、科研、教学于一体的临床科室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建立起一支有专长、有层次、有特色的医疗队伍。目前拥有副主任医师1名,主治医师6名,住院医师1名,护师1名。
中医科每天的门诊量约300人次左右。主要诊治内科常见与多发病及疑难杂病。设有普通门诊、专家门诊及针灸门诊。承担首都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教学任务。
中医科坚持“以病人为中心”,发挥中医特长,积极开展中医的治疗项目,为患者解决痛苦。目前已开展的特色治疗包括:
中药足浴:治疗各种骨关节病,手足麻木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失眠等多种慢性疾病。
“冬病夏治”“冬病冬防”咳喘贴:治疗急慢性气管炎、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。
中药+蜡疗:主治各种关节炎、胃病、痛经等疼痛性疾病。
半导体激光治疗:主要治疗头疼、耳鸣、突发性耳聋,并能有效改善血粘度,以治疗多种内科疾病。
针灸治疗: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如中风后遗症、面神经麻痹、带状疱疹及针灸减肥等。
石景山医院中医科实行无假日门诊,每天均有专家出诊,欢迎患者前来中医科就诊。
特色治疗简介
电蜡疗法
蜡疗是我国特
...(查看科室全部简介)
有的一种传统治疗方法,具有温通经脉,舒筋止痛,消肿散淤等功效,对多种疾病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.
1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
对机体的温热感受器、压力感受器、化学感受器等具有综合作用
2 对皮肤的影响
能使皮肤保持柔软而富有弹性,防止皮肤过度松弛而形成皱褶,对瘢痕组织和肌腱挛缩等有软化及松懈的作用.
3 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
能引起末梢血管反应,出现主动性充血,如毛细血管扩张、毛细血管数增加、血流加快、并能使淋巴循环改善.从而影响机体各种生理功能,有助于炎症反应的消散,加强再生过程和具有止痛效果.
4 改善组织代谢过程
能使皮肤温度升高8~18摄氏度,取下石蜡后仍能升高5~12摄氏度,因而加强了组织代谢过程,可使蛋白质分解产物和残余氮增加并排出体外.
5 促进上皮生长
温热可刺激组织的再生过程,并且可以减轻疼痛和加强组织的营养过程.石蜡中含有的碳氢化合物对上皮细胞的生长有刺激影响,有防止细菌繁殖和促进创面愈合作用.
此治疗可用于:
1、 损伤及老损:如挫伤、扭伤、外伤性滑囊炎、肌腱炎、骨膜炎、肌肉老损;
2、 关节功能障碍:关节强直、瘢痕挛缩、循环障碍等;
3、 外伤或手术后遗症:如瘢痕、粘连及炎症浸润等;
4、 各种慢性炎症:关节炎、胃炎、胃肠神经官能症、肝炎、胆囊炎、盆腔炎、胸膜炎、神经炎和神经痛等.
5、 冻伤及冻伤后遗症等.
显微血细胞检查及激光活血治疗
当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以及亚健康人群不断上升和年轻化,如何降低血液粘度,减少血小板聚集性,改善血糖,血脂代谢紊乱是临床寻求的治疗方法,我科开展此项新技术包括诊断和治疗两个系统,可动态适时显示和记录血细胞的活体状态,快速诊断疾病和亚健康状态,对血细胞粘度进行科学分类,激光活血仪在30分钟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病人的血细胞粘度,无创伤、无痛苦地治疗高粘滞血症,改善循环,效果直观,立竿见影。
临床应用:
1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、高脂血症、冠心病、脑中风等缺血性脑血管病。
2、防治老年性痴呆。
3、治疗糖尿病并发慢性血管合并症。
4、治疗顽固性失眠、头痛。
5、降低血液粘度,改善全身各组织微循环的血液灌注,治疗高粘滞血症引起的亚健康状态。
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咳喘
为了防治急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反复感冒、久咳久喘等疾病,我科开展“内病外治”穴位贴敷疗法——“冬病夏治”三伏贴、“冬病冬防”三九贴。
众所周知,咳嗽、哮喘、反复呼吸道感染经常在冬季、春季反复发作,甚至常年不愈,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。根据中医“内病外治、子午流注”的理论,现采用天然中草药,以气相应、以味相感,加以元红外线技术贴敷相应穴位,提高人体免疫力,从而预防和治疗反复感冒、急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久咳久喘的反复发作等。
中药穴位贴敷疗法简便、安全、有效,无毒副作用。此法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,疏通经络,调节脏腑功能,达到急则治其标,缓则治其本的效果。既可改善临床症状,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,是治疗咳喘病的较好选择。
贴敷须知:
1、连续贴敷6天为一疗程,成人8—10小时/次,儿童4—6小时/次(1岁以内儿童时间酌减)。每疗程间隔2天,24小时贴一次。
2、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、微痒及烧灼感,属药物正常反应。外用抗过敏软膏即可。
3、贴敷期间,忌烟、酒及生冷、油腻、海鲜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.
内病外治新方法 ——足浴
根据中医“内病外治”理论,中医科开展了电磁式多功能药浴疗法。该方法采用不同中药经药浴器磁化加热,使有效成分通过足部及下肢皮肤充分吸收后,直接经血液循环到达作用部位,起到了活血化瘀,温经通络,镇静安神等作用。从而避免了胃肠破坏及肝肾损害。该方法适用于高血压、神经性头痛、失眠、慢性疲劳综合症、颈椎病、腰腿痛、手足发凉等多种疾病。本疗法安全可靠、费用低廉,深得广大患者欢迎。
足底按摩
祖国医学认为,人有四根,即耳根、鼻根、乳根、脚跟,其中脚跟是四根之要本。“寒从脚下起”、“人老脚先老”,都说明了脚对人体的重要作用。人的五脏六腑在足底都有相应的穴位,双足底共计穴位66个,占全身穴位的十分之一,经常进行足底按摩,可调节脏腑,平衡阴阳,疏通经脉,强身健体,祛病延年。常言道:千里之行始于足下。这直接阐述了足部健康的重要性。我们的祖先早在几千年就使用足底按摩来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。
足底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,足部承担身体全部重量,故有人称足是人类的“第二心脏”。所以足底按摩对许多疾病,如颈椎病、肩部不适、胃肠道疾病、头痛、失眠、抑郁症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。可以疏筋活络,调和气血,缓解压力,调节心态,改善脏腑功能,提高机体免疫力,达到强身健体,延年益寿的作用。
我们中医科根据不同的疾病,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足浴,配合足底按摩治疗多种疾病,达到了祛病防病的作用。
惊蛰治未病 服用中败毒
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意思是说自春季开始以后,气候转暖,万物复苏,冬眠的昆虫,纷纷从蛰伏了一冬地下出来活动,所以有“惊蛰过,暖和和,蛤蟆老角唱山歌”的谚语。由于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,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,微生物(包括能引起各种疾病的细菌、真菌、病毒等)也开始生长繁殖。人与自然是统一的整体,冬天人们淳甘厚味,体内蓄积了大量毒素,此时也纷纷发作,产生一些疾病。如肝病、胃肠道疾病、皮肤病及一些传染病等。人们除了进行饮食调养,锻炼身体,增强体质,还可通过服用中败毒以排除体内的毒素,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。这就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方法。
中败毒由金银花、连翘、石膏、白术等十多味中药组成,具有清热解毒、养肝健脾、活血通便等作用。一般在惊蛰前连服3天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针灸门诊
我科针灸康复主要致力于中风病各期的综合治疗。集针灸、中药、运动、康复于一体。充分发挥中医中风康复单元的特色,使患者病情得到最大恢复,尽最大可能减少患者的后遗症,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。另外对面瘫、痹症、单纯性肥胖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。
(隐藏科室简介)
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